創作獎《水母攻擊事件》展場擺置-陳敬元.JPG
七年級的我們距離上ㄧ世代那個劇烈搖晃的時間過於久遠,在面對土地時也是帶著看泛黃照片的心情,這是第一層斷裂;因為台灣的地理環境,我們很難在島嶼上遇見全然不同的種族文化,也不會有激烈的衝突撞擊,這影響到我們對於這片海以外的土地產生嚮往,但我們只是不斷的採用眺望的視角去觀察,而不是親身經歷(這也使得全球化,資本主義輕而易舉的攻陷台灣),少了這雙重的身體感,我們很自然而然的習慣不痛不養,一旦媒體成為我們認識世界最直接便利的工具,很快的我們被養成一群很需要"刺激"的訊息接收者,對很多人來說,媒體就是世界,網路就是全部,我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建構自己的價值觀,形塑自己的世界;我仿造這樣的模式,創造了一個破碎,建構中狀態的圖像,如水母攻擊事件,是我從媒體得知關於環保事件的新聞,對於這樣的事件,不論誇張性或張力都相當驚人,非常的不可思議,旦透過媒體報導,像是在觀看一場娛樂賽事一般,感覺翹著腳看完後,吃完飯還是照樣睡;變調的報導,我將它更加的誇大跟合理化,甚至加入更無釐頭的詮釋,並且將這兩個事件加以斷章,重組...變成水母攻擊大海鯨事件,就像是在電影中會看到的標題,但它整體的圖像並不撒狗血,反而是"一滴血也沒有"!你永遠只能這樣冷冷的觀看,觀看這場賽事,這個婚禮,這樣的矛盾! 我在圖像中加入了數字,這些數據跟統計並無實質意義,它記載了水母的數量,水溫的溫度,電力的強度...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從報導中接收到的,而這也是最直接有力的證明(?)畫面中的人物忙碌於進行各種測量,分析,我故意使畫面看起來詭異不尋常,許多無法認定為何物的物件散落各地,他們的出現是為了使視覺產生怪異感,又破碎,但看久了之後又好像習慣了這樣的組合! 對於這件作品的佈置,我希望呈現一種視窗的概念,由一個巨大的畫面分割,不斷的繁衍變成小畫面、小細節,觀看者經由這樣不斷的分裂觀看自行給予細節跟細節之間的連結和詮釋,進行"眺望""破碎""重組""定義"的視覺觀看過程!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其他選項

此圖片出現在:

相片資訊

本日人氣:
0
累積人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