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陳大鵬
「王漢金/胡新妹藝術館」一月十九日成立,開幕首展,一如主人翁對書法藝術的堅持,讓人跌破眼鏡!400多件展品,既非主人翁拿手的書法藝術作品也不是他的文學創作。不過,琳瑯滿目的獎章、獎杯、獎牌、聘書和感謝狀,署名單位遍及台海兩岸的政府機關與學術單位,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王漢金於民國19年生,山東青島市人,筆名王碧川。16歲那一年,因國共內戰,國民黨慘敗,他是部隊撤退時沿路腋捉兵夜,陰錯陽差成為部隊的一員,其後更因在故鄉青島市讀過私塾,老師王書善又是秀才之後,從小就練就一手好書,識字又會書寫,順利通過考試成為上士。
王漢金回憶說,民國37年他隨部隊到台灣,曾在基隆待了一個月,那時候專門負責從青島、上海船運來台的黃金壓運。一小箱一小箱的金磚,看似無奇但重到兩個阿兵哥合力都難以輕易搬動。黃金壓運工作告一段落,他又隨部隊到香港,經海南島轉廣東再度上戰場,沒多久海南島淪陷,再度隨部隊撤退來台。
不過,一直到65歲以少校退伍,忙碌的軍旅生涯並無損於他對書法藝術和文學創作的熱情,文藝創作「喜臨門」參加民國75年度青溪文藝金環獎獲得小說類銅環獎,民國88年出版的小說「曲終人未散」也贏得不錯口碑。
王漢金說,寫小說,他是無師自通,多數創作僅在抒發個人的生活經驗,書法藝術創作才是他的最愛,民國65年從陸總部退休後更是天天與文房四寶為伍,三十多年從未間斷。
其中,因就讀私塾時,塾師王書善曾引導他「寫毛筆字要自由發揮」,雖曾想要好好臨摩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的碑帖,但終究敵不過「自由發揮」的魅力,因此,自從他退後潛心書法創作,幾乎隔兩、三年,就會推出自創一格的作品,每一作品也把書法藝術之美揮灑得淋漓盡致。
他以「龍鳳平衡體」為例,這個字體係專為書寫一萬個腋壽夜字而自創,每一個字都不相同,還要表現得四平八穩。曾經大病一場的王漢金說,人活著,一定要耳聰目明、四肢健全才算健康,老人家更要如此才稱得上長壽、「老康健」。王漢金進一步指出,成立藝術館的目的,一來是希望能以一己之力,在有生之年,讓書法藝術得以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下去,另一方面則是想和文藝、書藝同好分享
創作心得。
藝術館以「王漢金/胡新妹」為銜名,開幕首展展出獎章、感謝狀等物件和他的作品集,則是要表達對老伴~胡新妹一路走來,毫無怨言,多方包容的感謝。
耗盡畢生精力的書藝創作何時才能展出?王漢金說,創作數量可觀,加上他的年紀大了,體力也沒有年輕小伙子般好,他會盡快將舊作分類,分批展出以饗同好。
王漢金/胡新妹藝術館
位於桃園市育樂街26號,預約參觀的電話是03-3396609。